banner
聯系我們

濟南天橋區法院非法判大法弟子楚兆鼎、由玉芳夫婦八年監禁


【明慧網5月1日訊】2003年4月17日上午9時,濟南市天橋區法院對大法弟子楚兆鼎、由玉芳夫婦,各非法判刑八年。楚兆鼎系山東省科學院副研究員,由玉芳是濟南重汽集團工程師,夫妻二人因堅定修煉法輪大法、揭露江××政治流氓集團迫害大法弟子事實而被非法判刑。
楚兆鼎、由玉芳於2002年11月9日上午被濟南公安610惡警抓走並秘密關押了五個多月,直到2003年4月17日上午在天橋區法院法庭上才第一次與家人親屬及關心者們見了面。長達五個多月的監禁期間,610惡警把他們與殺人放火的犯人關在一起,每餐給一個半生不熟的劣質饅頭,幾根用老菜幫爛蘿蔔梗制成的鹹菜,喝一點不足50度的又臟又混又有異味的“開水”。他們還不時地遭受著獄警牢霸的欺淩摧殘。在關押期間根本不許與家人見面。幾個月的非人生活,他們的身心受到了極大的傷害,特別是楚兆鼎,看上去已經非常虛弱憔悴。然而他們在法庭上,面對邪惡執法人員的無理阻擾與刁難,依舊是據理力爭,慷慨陳辭,大膽地揭露了數年來惡警迫害他們的暴行。

楚兆鼎、由玉芳夫婦自江××集團迫害法輪功以來,曾多次被抄家、騷擾,一次被刑事拘留,多次被惡人強制洗腦,這次又被判八年。幾年來他們的退休金被停發,家中現金被洗劫一空,僅有的一臺電腦被抄走。粗略算來,僅經濟上就被強霸去了約8萬元人民幣之巨。做為以退休金為生活來源的楚兆鼎夫婦,已是舉步維艱。

然而作為真修弟子,大法弟子已經看淡了名利,把生死置之度外,夫妻兩人在經濟困窘、流落他鄉的狀況下,仍然從親朋資助中擠出點錢來,用到講清真相、救度世人、揭穿謊言的行動中。

今天,濟南的邪惡執法機構對他們夫妻的所謂“判決”,僅依據中國兩院的“司法解釋”。世人皆知,那是專門為鎮壓法輪功而急忙炮制的非法條文,它不僅違反了中國關於信仰自由的憲法條款,同時也踐踏了國際人權公約的基本律條。

正當“法官”氣急敗壞的阻止由玉芳的申訴發言,才要宣布不法人員羅列的所謂“犯罪事實”時,整個濟南地區上空黑雲壓城、頓失光明,也就在此時,驚天的神雷在頭頂炸響,閃電頻頻,隨即大雨傾盆,法庭內的音響系統當即失聲作啞。惡法官內心一片恐慌……


http://www.minghui.cc/mh/articles/2003/5/1/49463.html

山東省科學院楚兆鼎和妻子由玉芳被非法判重刑

楚兆鼎,男,今年67歲,原籍濟南長清,被非法判刑前是原山東省科學院能源研究所的副研究員,已退休;妻子由玉芳,今年61歲,原籍山東萊州市,被非法判刑前是原濟南重型汽車總廠的工程師,已退休。楚先生夫婦家住濟南歷下區科院路派出所斜對面(山東省科學院宿舍)。
老倆口95年開始修煉法輪大法。99年7.20期間他們都在濟南,2000年元旦前後去美國探親,後於2000年六、七月間趕回大陸,抱著滿腔愛國熱情直奔北京,向中央政府如實反映法輪大法真相,當即被北京警察非法抓捕,輾轉幾個拘留所後押回濟南繼續非法關押後才放回家。也就是從那時起,他們天天過著動蕩不安的生活,經常受到不法警察和邪惡之徒的騷擾,曾先後被歷下區科院路派出所、歷下區公安分局、濟南市公安局、科院路街道辦事處、省科學院的非法人員迫害。2002年8月前後楚兆鼎被迫離家出走。

60多歲的楚先生曾被關在科院路派出所一個多星期,受到非人折磨。警察對這位善良文弱的老人施以酷刑,剝光他的衣服用電棍電擊他全身上下各個要害部位,一直到他奄奄一息、全身黑紫時,才被人架回家裏監視。楚先生夫婦以修煉人的堅強意志承受著常人難以想象的痛苦,始終平和善意地向他們所接觸的人們講法輪大法真相,告訴人們善惡有報的道理,許多明白了真象的跟蹤便衣給他們指路到安全的地方貼真象材料,許多明白了真象的路人幫他們脫險……

在江氏集團的迫害下,由於多次抄家和多次高額罰款,加上警察通過單位非法扣發了他們的養老金,使二位老人的生活出現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,就是這樣,他們還把親屬湊給的生活費擠出一部分買紙、筆、墨等用於向人民、各級政府講清真象。

2002年上半年,當得知惡警又要抓他們去洗腦班時,他們被迫離家出走,過著流離失所的生活。2002年11月,當他們在講真象時被邪惡之徒跟蹤、抓捕。天橋區法院公然違背憲法,於2003年4月17日非法判處楚老先生八年有期徒刑,非法判處由玉芳女士八年有期徒刑。兩位60多歲的老人,為了國家和民族的命運,向政府說句真心話而遭受了如此邪惡的迫害,這真是中國人民的悲哀。

在此呼籲楚先生夫婦在國外的親人,全世界各民族有良心的正義之士積極行動起來,關註這對老夫妻的遭遇,共同制止這場迫害,利用各種途徑營救楚老先生夫婦,讓他們早日獲得自由。

(英文版: http://www.clearwisdom.net/emh/articles/2004/3/28/46492.html)

http://minghui.org/mh/articles/2004/3/14/69899.html